赏罚黜陟
成语分析
基本解释赏罚:赏赐与惩罚;黜陟:官吏的进退升降。指官吏的赏赐、惩罚和官职的升降。
出处《晋书·挚虞传》:“赏罚黜陟,岂或有不得其所者乎?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ǎng fá chù zhì
注音ㄕㄤˇ ㄈㄚˊ ㄔㄨˋ ㄓˋ
繁体賞罰黜陟
感情赏罚黜陟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官场等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爱不释手(意思解释)
- 以柔克刚(意思解释)
- 步调一致(意思解释)
- 牵强附会(意思解释)
- 因小失大(意思解释)
- 拉拉扯扯(意思解释)
- 饮鸩止渴(意思解释)
- 破镜重圆(意思解释)
- 矢志不渝(意思解释)
- 无所不为(意思解释)
- 只争朝夕(意思解释)
- 克敌制胜(意思解释)
- 宾至如归(意思解释)
- 欢声雷动(意思解释)
- 与世长辞(意思解释)
- 安家落户(意思解释)
- 因循守旧(意思解释)
- 投机倒把(意思解释)
- 仗势欺人(意思解释)
- 大义灭亲(意思解释)
- 骄奢淫逸(意思解释)
- 面黄肌瘦(意思解释)
- 光宗耀祖(意思解释)
- 谦谦君子(意思解释)
- 天府之国(意思解释)
- 人小鬼大(意思解释)
- 暴殄天物(意思解释)
- 品头论足(意思解释)
- 妻离子散(意思解释)
- 显山露水(意思解释)
※ 赏罚黜陟的意思解释、赏罚黜陟是什么意思由旧词语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不赏之功 | 形容功劳极大。 |
| 二罪俱罚 | 罚:处罚。前后两桩罪过一并处罚。 |
| 以毁为罚 | 根据人们的非毁给以惩罚。参见“以誉为赏”。 |
| 以誉为赏 | 根据人们的称誉给以奖赏。 |
| 以誉为赏,以毁为罚 | 誉:赞扬;毁:批评。指受人赞扬的官员应嘉奖,受人批评的官员应惩罚。 |
| 信赏必罚 | 有功劳的一定奖赏,有罪过的一定惩罚。形容赏罚严明。 |
| 修德慎罚 | 修:实行。实行德政,慎用刑罚。 |
| 僭赏滥刑 | 赏的不是有功的人,罚的不是有罪的人。泛指赏罚不当。 |
| 击节叹赏 | 节:节拍;击节:打拍子;叹赏:赞叹赏识。指打着拍子欣赏诗文或艺术作品。形容对人的行为、言论、诗文、技艺等十分赞赏。 |
| 击节称赏 | 节:节拍;赏:赞赏。形容对诗文、音乐等的赞赏。 |
| 劝善黜恶 | 见“劝善惩恶”。 |
| 功同赏异 | 功:功劳;赏:赏赐。指功劳相同而赏赐却不同。 |
| 功高不赏 | 功:功勋,功业。赏:赏赐。功劳极大,无法赏赐。形容功劳之大。 |
| 奇文共赏 | 少见的好文章大家一道欣赏。 |
| 奉辞罚罪 | 奉:敬受;罚:处罚,惩罚。遵奉严正之辞讨伐有罪者。 |
| 奖罚分明 | 该赏的赏,该罚的罚,绝不含糊。 |
| 孤芳自赏 | 孤:单独;唯独;孤芳:单独的一支香花。把自己看作是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。比喻自命清高;也指脱离群众;自以为了不起。 |
| 崇雅黜浮 | 谓在文风上崇尚雅正,摈弃浮华。 |
| 恭行天罚 | 奉天之命进行惩罚。古以称天子用兵。 |
| 悦目赏心 | 看了美好景物而心情舒畅。 |
| 扶正黜邪 | 扶助正道,除去邪恶。 |
| 敬酒不吃吃罚酒 | 比喻对某些必须做的事不肯主动去做,结果却被迫去做。 |
| 数罪并罚 | 对前犯数罪的犯人并合处罚。 |
| 明德慎罚 | 慎:谨慎。多行恩惠,少用刑罚。 |
| 明罚敕法 | 罚:刑罚;敕:整饬。严明刑罚,整顿法度。 |
| 明赏不费 | 赏赐得当,就不浪费财物。 |
| 明赏慎罚 | 慎:谨慎。奖赏严明,处罚慎重。 |
| 有目共赏 | 赏:称赞。谁看见了都称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