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00 个雪的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|---|---|---|
| yún qǐ xuě fēi云起雪飞 | 如云兴起,如雪飘飞。比喻乐曲悠扬,变化有致。 | 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度曲未终,云起雪飞,初若飘飘,后遂霏霏。” |
| xuě lǐ sòng tàn雪里送炭 | 见“雪中送炭”。 | 唐·德行禅师《四字经·甲乙》:“雪里送炭。” |
| tiāo xuě tián jǐng挑雪填井 | 比喻劳而无功。 | 唐·顾况《行路难三首》:“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,炊沙作饭岂堪吃。”宋·释正受《嘉泰普灯录》:“多少痴禅和尚挑雪去填井。” |
| xuě jiào bīng tiān雪窖冰天 | 窖:收藏东西的地洞。到处是冰和雪。形容天气寒冷,也指严寒地区。 | 《宋史·朱弁传》:“叹马角之未生,魂销雪窖;攀龙髯而莫逮,泪洒冰天。” |
| bào chóu xuě hèn报仇雪恨 | 雪;洗刷;除去;恨:怨恨。报冤仇;解怨恨。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8回:“滥官害民贼徒,把我全家诛戮,今日正好报仇雪恨!” |
| zhào yíng yìng xuě照萤映雪 | 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,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。 | 《晋书·车胤传》:“博学多通,家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,以夜继日焉。”《宋齐语》:“孙康家贫,常映雪读书。” |
| xuě zhōng gāo shì雪中高士 | 梅花。 | 明·高启《梅花》诗:“雪满山中高士卧,月明林下美人来。” |
| jiān yán dié xuě煎盐迭雪 | 煎盐:提炼白色精盐;迭:堆迭;迭雪:堆迭的白雪。像晶莹洁白的精盐和雪一样。 |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3回:“那江里的白头浪茫茫一片,就如煎盐迭雪的一般。” |
| fēng xuě jiāo jiā风雪交加 | 风和雪同时袭来。 | 元 程文海《浣溪沙 题湘水行吟》词:“风雪交加冻不醒,抱琴谁共赏《湘灵》。” |
| náng yíng yìng xuě囊萤映雪 |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,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。后形容刻苦攻读。 | 元 贾仲名《萧淑兰》第一折:“虽无汗马眠霜苦,曾受囊萤映雪劳。” |
| yóu huā xīn xuě尤花殢雪 | 犹尤云殢雨。 | 宋·柳永《小镇西》词:“久离缺,夜来魂梦里,尤花殢雪,分明似旧家时节。” |
| jī xuě náng yíng积雪囊萤 | 积雪:南朝孙康映雪读书。囊萤: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,借荧光读书。形容刻苦攻读。 | 元·郑光祖《梅香》第一折:“使小姐振厥家声,又何须悬头刺股、积雪囊萤,那里也齐家治国、显姓扬名。” |
| dān xuě sāi jǐng担雪塞井 | 挑雪去填塞水井。比喻徒劳无功。 | 唐 顾况《行路难》诗:“君不见担雪塞井徒用力,炊沙作饭岂堪吃。” |
| mián shuāng wò xuě眠霜卧雪 | 睡卧于霜雪之中。形容在外劳苦。 | 元·关汉卿《哭存孝》第二折:“我也曾苦征恶战,眠霜卧雪,多有功勋。” |
| xuě chuāng yíng jǐ雪窗萤几 | 《文选·任昉〈为萧扬州作荐士表〉“集萤映雪”李善注引《孙氏世录》:“孙康家贫,常映雪读书。”《晋书·车胤传》:“家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,以夜继日焉。”后即以“雪窗萤几”比喻勤学苦读。 | 《文选·任昉〈为萧扬州作荐士表〉“集萤映雪”李善注引《孙氏世录》:“孙康家贫,常映雪读书。”《晋书·车胤传》:“家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,以夜继日焉。” |
| xuě běi xiāng nán雪北香南 | 多雪的北方和花木飘香的南方。 | |
| cān fēng rú xuě餐风茹雪 | 形容野外生活的艰苦。 | 贺宜《<1958儿童文学选>序言》:“作品热情地歌颂了这些搬山填谷、餐风茹雪的建设者的艰辛劳动,和他们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无限忠诚尽职。” |
| bīng jī xuě fū冰肌雪肤 | 像冰一样的肌肤。形容女子洁美的体肤。 | 清·魏源《澳门花园听夷女洋琴歌》序:“鼓罢复出其二子,长者九岁,冰肌雪肤,瞳翦秋水,中原未之见也。” |
| xuě yā shuāng qī雪压霜欺 | 欺:凌辱。比喻备受凌辱折磨。 | 元·马致远《岳阳楼》第二折:“受了些风吹日炙,雪压霜欺。” |
| yǐ tāng wò xuě以汤沃雪 | 汤:开水;沃:浇。用开水浇雪。比喻效果明显。也比喻事情很容易做。 |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兵略训》:“若以水灭火,若以汤沃雪,何往而不遂,何之而不用?” |
| yuè zhōng jù xuě月中聚雪 | 聚:集聚。月亮里堆积的白雪。形容女子又美又白。 | 宋·叶廷珪《海录碎事·帝王·后妃》:“蜀先生置甘后于白绡帐中,望之如月中白雪。” |
| chéng mén dù xuě程门度雪 | 程:宋代理学家程颐。比喻尊师重教。 | 清·金埴《不下带编》第一卷:“一架绳床共众同,坐虚使院仰清风。独惭三十无能立,难向程门度雪中。” |
| lù chāo xuě zuǎn露钞雪纂 | 谓勤于收辑抄录,昼夜寒暑不停。 | 元·黄溍《题李氏白石山房》诗:“露钞雪纂久愈富,何啻邺侯三万轴。” |
| xuě zhào fēng nián雪兆丰年 |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。 |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三回:“古人云:‘雪兆丰年’。” |
| xuě ní hóng zhǎo雪泥鸿爪 | 指鸿雁在泥雪地上留下的爪印。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。鸿:鸿雁。 | 宋 苏轼《和子由渑池怀旧》诗:“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。泥上偶然留指爪,鸿飞那复计东西。” |
| bào chóu xuě hèn报雠雪恨 | 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。参见“报仇雪恨”。 | 元 杨显之《酷寒亭》楔子:“存得堂堂七尺身,也不敢望遂风云,报雠雪恨。” |
| hóng lú diǎn xuě红炉点雪 | 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,立即融化。比喻领悟、接受迅速,思想改变快。 | 《高子遗书·会语》:“颜子克己,若红炉点雪,不必言难,天下归仁。” |
| zhù yíng wò xuě注萤沃雪 | 注萤:用水浇萤火;沃雪:用沸水浇雪。比喻事情很容易办成。 | 《梁书·侯景传》高澄与景书:“若使旗鼓相望,埃尘相接,势如沃雪,事等注萤。” |
| é máo dà xuě鹅毛大雪 | 像鹅毛一样的雪花。形容雪下得大而猛。 | 唐·白居易《雪夜喜李郎中见访》:“可怜今夜鹅毛雪,引得高情鹤氅人。” |
| fēng juǎn cán xuě风卷残雪 | 卷:收。大风把残存的雪卷走。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 |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35回:“都一阵风卷残雪,吃了个精光,就忘了教平安儿吃。” |
| sūn kāng yìng xuě孙康映雪 |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。 | 《艺文类聚》卷二:“孙康家贫,常映雪读书,清介,交游不杂。” |
| xuě chǐ bào chóu雪耻报仇 | 雪:洗掉。洗掉耻辱,打击仇敌。亦作“报仇雪耻”。 |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燕策》:“若先王之报怨雪耻。” |
| xuě yuè fēng huā雪月风花 | ①代指四时景色。②喻男女情事。 | 元·贯云石《粉蝶花》套曲:“古往今来题咏多,雪月风花事事可。” |
| náng yíng zhào xuě囊萤照雪 | 囊萤: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。形容家境贫寒,勤苦读书。 | 《晋书·车胤传》:“车胤恭勤不倦,博学多通,家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,以夜继日焉。” |
| qí lǘ fēng xuě zhōng骑驴风雪中 | 用为苦吟的典故。同“骑驴索句”。 | |
| xuě tāi méi gǔ雪胎梅骨 | 喻高洁。 | 清·李渔《怜香伴·香咏》:“小姐这等诗真有雪胎梅骨,冷韵幽香。” |
| yáng chūn bái xuě阳春白雪 | 阳春;白雪: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;后来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学艺术。 | 战国 楚 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其为《阳阿》、《薤露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,其为《阳春》、《白雪》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。” |
| bīng tiān xuě dì冰天雪地 | 冰雪漫天盖地。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。 | 清 蒋士铨《鸡毛房》诗:“冰天雪地风如虎,裸而泣者无栖所。” |
| ào xuě líng shuāng傲雪凌霜 | 形容不畏严寒;傲然挺立于霜雪之中。 | 宋 杨无咎《柳梢青》:“傲雪凌霜,平欺寒力,搀借春光。” |
| bái xuě ái ái白雪皑皑 | 皑皑:洁白的样子,多用来形容霜雪。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。 | 冰心《再寄小读者》:“白雪皑皑,山顶上悬着一钩淡黄色的新月。” |
| ào xuě qī shuāng傲雪欺霜 | 傲视白雪;欺凌寒霜。形容不怕严寒。又比喻人不畏逆境。 | 元 吴昌龄《张天师》第三折:“梅花云:我这梅花……玉骨冰肌谁可匹,傲雪欺霜夺第一。” |
| wò xuě mián shuāng卧雪眠霜 | 睡卧在霜雪之上,比喻艰苦的流浪生活。 | 元·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三折:“假若俺高皇差你个梅香,背井离乡,卧雪眠霜,若是他不恋春风画堂,我便官封你一字王。” |
| xuě bìn shuāng máo雪鬓霜毛 | 同“雪鬓霜鬟”。 | 元·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第四折:“只要他休泄漏俺这萍跟浪脚,那知道翻断送他雪鬓霜毛。” |
| niè xuě cān zhān啮雪餐毡 | 比喻困境中的艰难生活。 | 《群音类选 祝发记 分食寄姑》:“信熊掌和鱼怎得兼,便有龙肝凤髓,也只合啮雪餐毡。” |
| xuě bìn shuāng huán雪鬓霜鬟 | 白发。借指老年人。 | 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伯喈夫妻分别》:“云情雨意,虽可抛两月之夫妻;雪鬓霜鬟,更不念八旬之父母。” |
| niè xuě tūn zhān啮雪吞毡 | 汉朝苏武被匈奴单于囚禁于大窖中,不供应饮食,苏武乃嚼雪混同毡毛而吞食。事见《汉书·苏建传》。后用以比喻困境中艰难的生活。 | 明 高明《汲古阁本琵琶记》第二十一出:“啮雪吞毡,苏卿犹健;餐松食柏,到做得神仙侣。这糠呵!纵然吃些何虑?” |
| ruì xuě zhào fēng nián瑞雪兆丰年 | 瑞:吉利的。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。 | 曲波《桥隆飙》十九:“俗语道:‘瑞雪兆丰年’,明年的小麦一定收成好。” |
| gè rén zì sǎo mén qián xuě,mò guǎn tā rén wǎ shàng shuāng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。 | 鲁迅《经验》:“然而也有经过许多人经验之后,倒给了后人坏影响的,如俗语说‘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’的便是其一。” |
| gè rén zì sǎo mén qián xuě,xiū guǎn tā rén wǎ shàng shuāng各人自扫门前雪,休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只管自己的事,不管别人的事。 | 明·沈璟《义侠记·除凶》:“他自要去送性命,干俺甚事,各人自扫门前雪,休管他人瓦上霜。” |
| rú tāng wò xuě如汤沃雪 | 汤:热水;沃:浇。象用热水浇雪一样。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决。 | 汉 枚乘《七发》:“小汴大歠,如汤沃雪。” |
| gè rén zì sǎo mén qián xuě,mò guǎn tā jiā wǎ shàng shāng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家瓦上霜 | 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,不管别人的事。 | 《警世通言 玉堂春落难逢夫》:“王定拜别三官而去。正是: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家瓦上霜。” |
| chán bù zhī xuě蝉不知雪 | 知了夏天生,秋天死,看不到雪。比喻人见闻不广。 | 汉·桓宽《盐伯论·相刺》:“以所不睹不信人,若蝉之不知雪坚。” |
| yàn rú táo lǐ,lěng rú shuāng xuě艳如桃李,冷如霜雪 | 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。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侠女》:“女子得非嫌吾贫乎?为人不言亦不笑,艳如桃李,而冷如霜雪,奇人也!” |
| bù xuě lǚ chuān步雪履穿 | 形容人穷困潦倒。 | 唐 王维《送郑五赴任新都序》:“牵衣肘见,步雪履穿,获戾由中,是贫非病。” |
| dān xuě tián hé担雪填河 | 见“担雪塞井”。 | 《全元散曲·普天乐·嘲风情》:“姐姐每钻冰取火,婆婆每指山卖磨,哥哥每担雪填河。” |
| xuě hǎi bīng shān雪海冰山 | 形容冰雪漫天盖地,天气极其寒冷。 | |
| ruì xuě fēi fēi瑞雪霏霏 | 指预兆丰年的大雪纷飞。 | |
| xuě hèn xiāo zāi雪恨消灾 | 雪:洗除。洗雪仇恨,消除灾祸。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4回:“望爷爷与我们雪恨消灾,早进城降邪从正也。” |
| xuě jiào bīng tiān雪窑冰天 | 到处是冰和雪。指严寒地区。 | 《宋史 朱弁传》:“叹马角之未生,魂销支窑;攀龙髯而莫逮,泪洒冰天。” |
| yìng xuě dú shū映雪读书 |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。形容读书刻苦。 | 《宋齐语》:“孙康,家贫,常映雪读书。” |
| tāo fēng nüè xuě饕风虐雪 | 指狂暴肆虐的风雪。 | 元·方回《春晴》诗:“饕风虐雪到家林,才喜晴春已深。” |
| bīng bù xuě rèn兵不雪刃 | 兵器上没有沾上血。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。 | 《荀子 议兵》:“故近者亲其善,远方慕其德,兵不血刃,远迩来服。” |
| dà xuě fēn fēi大雪纷飞 | 纷:多而杂乱。雪片大量飘落的样子。形容雪下得大。 | 鲁迅《“大雪纷飞”》:“在江浙,倘要说出‘大雪纷飞’的意思来……大抵用‘凶’,‘猛’或‘厉害’,来形容这下雪的样子。” |
| lòu bīng diāo xuě镂冰劚雪 | 喻构思新颖精巧。 | |
| bīng xuě cōng míng冰雪聪明 | 比喻人聪明非凡。 | 唐 杜甫《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》诗:“坐知七曜历,手画三军势。冰雪净聪明,雷霆走精锐。” |
| bào chóu xuě chǐ报仇雪耻 | 雪:洗刷;除去。报冤仇;除耻辱;也作“报怨雪耻”。 |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燕策二》:“若先王之报仇雪耻,夷万乘之强国。” |
| bīng xuě yán hán冰雪严寒 | 严寒:极度寒冷。冰天雪地,天气寒冷。 | 吴伯箫《菜园小记》“虽然按照时令季节,各种蔬菜种得有早有晚,有时收了这种菜才种那种菜;但是除了冰雪严寒的冬天,一年里春夏秋三季,菜园里总是经常有几种蔬菜在竞肥争绿的。” |
| qī shuāng ào xuě欺霜傲雪 | 欺:欺凌。傲:傲视,傲岸。霜雪本是寒冷之物,而对此敢于欺凌傲视。比喻坚贞不屈、气势非凡的精神。 | 宋·杨无咎《柳梢青》:“傲雪凌霜,平欺寒力,搀借春光。” |
| bīng jī xuě cháng冰肌雪肠 | 比喻身心洁白,没有污点。 |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筵席》:“东林伯仲,俺青楼皆知敬重。干儿冰肌雪肠原自同,铁心石腹何愁冻。吐不尽鹃血满胸。” |
| chén yuān mò xuě沉冤莫雪 | 沉冤: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;莫雪:无法昭雪。长期得不到昭雪的冤屈。 | 唐 于逖《灵应传》:“潜遁幽岩,沉冤莫雪。 |
| bīng zhù xuě chē冰柱雪车 | 唐朝名士刘叉结识韩愈后作的两首好诗的名称。泛指好诗。 | 宋·胡继宗《书言故事·天文类》:“称人诗好曰:‘冰柱雪车’之句。” |
| xǐ xuě bū fù洗雪逋负 | 洗雪:队掉;逋负:旧欠,引伸为旧恨。报仇雪恨,以偿夙愿。 | 《后汉书·段颎传》:“洗雪百年之逋负,以慰忠将之亡魂。” |
| fēng huā xuě yè风花雪夜 | 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。后比喻堆砌词藻、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。 | |
| xuě wǎn bīng ōu雪碗冰瓯 | 瓯:盆碗之类的器皿。形容碗、盆器皿洁白干净。也比喻诗文清雅。 | 宋 范成大《次韵甄云卿晚登浮丘亭》诗:“葛中羽扇吾方健,雪碗冰瓯子句清。” |
| xuě nüè fēng tāo雪虐风饕 | 虐:暴虐;饕:贪残。又是刮风,又是下雪。形容天气非常寒冷。 | 唐 韩愈《祭河南张员外文》:“岁弊寒凶,雪虐风饕。” |
| bái xuě yáng chūn白雪阳春 | 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两支高雅歌曲。比喻高雅的诗歌和其他的文学艺术。 | 宋 王禹偁《为宰相谢赐御制歌诗表》:“《白雪》《阳春》之句,空炫清新。” |
| yíng chuāng xuě àn萤窗雪案 | 为勤学苦读的典实。 | 《晋书 车胤传》:“胤恭勤不倦,博学多通。家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,以夜继日焉。”《初学记》卷二引《宋齐语》:“孙康家贫,常映雪读书。” |
| xuě ní hóng jì雪泥鸿迹 | 同“雪泥鸿爪”。 | 清·冯珍《摸鱼子·寄戴受兹》词:“去年曾记深宵语,也算雪泥鸿迹。” |
| lòu bīng zhú xuě镂冰斸雪 | 比喻构思新颖精巧。 | 清·刘大櫆《皖江酬唱集》序:“予唱汝和,无往不复,镂冰斸雪,纂组缤纷。” |
| fēi hóng xuě zhǎo飞鸿雪爪 | 见“飞鸿印雪”。 | 清·陈维崧《风入松·纳凉》词:“浮世飞鸿雪爪,故山乱叶茅庵。” |
| jù yíng jī xuě聚萤积雪 | 聚萤: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;积雪: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。形容刻苦攻读,勤学上进。 | 元·关汉卿《玉镜台》第一折:“守着那聚萤积雪看书窗,几时得出为破虏三将军,入为治国头厅相?” |
| xuě hóng zhǐ zhǎo雪鸿指爪 | 同“雪泥鸿爪”。 | 明·王世贞《与徐子与书》:“雪鸿指爪,又未知竟落何地也。” |
| xuě àn yíng chuāng雪案萤窗 | 同“雪窗萤几”。 | 元·白仁甫《东墙记·楔子》:“小生年长二十五岁,雪案萤窗,苦攻经史,博古通今。” |
| huǒ shàng nòng xuě火上弄雪 | 比喻易于败亡,事情很容易办到。 |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74回:“谁知钱不由正经路来的,火上弄雪;不由正经路去的,石沉大海,日减月削,渐渐损之又损,而至于无。” |
| yǐng zhōng bái xuě郢中白雪 | 典出战国楚宋玉《答楚王问》:“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曰《下里巴人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;其为《阳阿》、《薤露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;其为《阳春白雪》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……是其曲弥高,其和弥寡。”后以“郢中白雪”指高雅的乐曲或诗文。 | 典出战国·楚·宋玉《答楚王问》:“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曰《下里巴人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;其为《阳阿》、《薤露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;其为《阳春白雪》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……是其曲弥高,其和弥寡。” |
| fēi hóng yìn xuě飞鸿印雪 | 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。 | 宋 苏轼《和子由渑池怀旧》:“人生到处知何似?应似飞鸿踏雪泥。” |
| hán shuāng lǚ xuě含霜履雪 | 比喻品行高洁。 |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汉过》:“含霜履雪,义不苟合;据道推方,嶷然不群。” |
| xuě àn yíng dēng雪案萤灯 | 同“雪窗萤几”。 | 元·鲜于必仁《折桂令·书》:“送朝昏雪案萤灯,三绝韦编。” |
| gǔn tāng jiāo xuě滚汤浇雪 | 滚:液体沸腾;汤:开水。沸水倒在冰雪上,雪很快就溶化。形容极为容易,必然成功 |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40回:“那一肚皮家里怀来的恶意,如滚汤浇雪一般……心中把那恼怒都又变了可怜。” |
| yíng fēng mào xuě迎风冒雪 | 迎:对着,冲着。顶着寒风,冒着大雪。常形容旅途艰辛。 |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十四回:“真个是迎风冒雪,戴月披星,行彀多时,又值早春天气,但见三阳转运,万物生辉。” |
| yóu yún ná xuě尤云殢雪 | 犹尤云殢雨。 | 清·李渔《奈何天·计左》:“好将嚼铁咀金口,割断尤云殢雪心。” |
| yuè quǎn fèi xuě粤犬吠雪 | 两广很少下雪,狗看见下雪就叫。比喻少见多怪。 | 唐 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前六七年,仆来南,二年冬,幸大雪,逾岭被南越中数州。数州之犬,皆苍黄吠噬,狂走者累日,至无雪乃已。” |
| chéng mén fēi xuě程门飞雪 | 程:宋代理学家程颐。比喻尊师重教。 | 鲁迅《书信集·致许广平》:“程门飞雪,贻误多时。” |
| lù zuǎn xuě chāo露纂雪钞 | 见“露钞雪纂”。 | 郑逸梅《陈瘦愚编年词选》序:“露纂雪钞,累累成帙。” |
| bīng tiān xuě jiào冰天雪窖 | 窖:收藏物品的地下室。到处是冰和雪。形容极为寒冷的景象。 | 清 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第四卷:“公子编修汝舟随侍,劝以节劳暂息。公慨然曰:‘二万里冰天雪窖,只身荷戈,未尝言苦,此时反惮劳乎?’” |
| chéng mén lì xuě程门立雪 |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。比喻尊师。 | 《宋史 道学传二 杨时》:“一日见颐,颐偶瞑坐,时与游酢侍立不去。颐既觉,则门外雪深一尺矣。” |
| gè rén zì sǎo mén qián xuě各人自扫门前雪 |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。 | 明 张凤翼《灌园记 后识法章》:“进去罢,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家瓦上霜。” |
| gǔn tāng pō xuě滚汤泼雪 | 滚:液体沸腾;汤:开水。沸水倒在冰雪上,雪很快就溶化。形容极为容易。 | 清·石玉昆《续小五义》第124回:“这一场大战,只杀得天翻地覆,滚汤泼雪,转眼间尸横满地,血水直流。” |
| xuě zhōng hóng zhǎo雪中鸿爪 | 同“雪泥鸿爪”。 | 清·陈维菘《水调歌头·题友人词并示方邺大匡》词:“万象雪中鸿爪,一过已忘情。” |
| rú tāng huà xuě如汤化雪 | 汤:热水。像热水浇在雪上。形容十分容易。 | 明·冯梦龙《精忠旗·北朝复地》:“提刀上马,如汤化雪,谁敢争持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