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00 个情的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|---|---|---|
| róu qíng xiá gǔ柔情侠骨 | 温柔的情态,侠义的性格。 | 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七回:“只有秋痕韵致天然,虽肌理莹洁,不及我那红卿,而一种柔情侠骨真与红卿一模一样。” |
| gǎn qíng yòng shì感情用事 | 凭个人的爱憎或一时的感情冲动处理事情。 | 曹禺《日出》跋:“而我一个感情用事,素来不能冷静分析的人,只知道哪一个最令我关心的。” |
| zhī yì duō qíng知义多情 | 义:情义。懂得情义,富于感情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6回:“谁知爱势贪财的父母,却养了一个知义多情的女儿,闻得退了前夫,另许李门,他使一条汗巾悄悄的寻了自尽。” |
| ér nǚ qíng duō,fēng yún qì shǎo儿女情多,风云气少 | 指男女相爱的感情多,胸怀大局的气概少。比喻文艺作品中男欢女爱多,社会斗争题材少。 | 南朝 梁 钟嵘《诗品 晋司空张华》:“虽名高曩代,而疏亮之士,犹恨其儿女情多,风云气少。” |
| xiáng qíng dù lǐ详情度理 | 审察情由,推测事理。 | |
| méi mù chuán qíng眉目传情 | 用眉眼的活动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意。常用来形容用眼色表示爱情。参见“眉来眼去”。 |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一折:“只你那眉眼传情未了时。” |
| jí qíng jìn zhì极情尽致 | 谓将意趣风致表现得很充分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十三回:“果然蒋玉函扮了秦小官伏侍花魁醉后神情,把那一种怜香惜玉的意思,做得极情尽致。” |
| rù lǐ qiē qíng入理切情 | 合乎道理,切合实情。 | 清·恽敬《与秦省吾》:“侯君妙才,同携游屐,是以逸情远兴,苍莽而来,而入理切情之言,反不能畅也。” |
| róu qíng sì shuǐ柔情似水 | 柔情:温柔的感情。像水一样温柔细腻。 | 宋·秦观《鹊桥仙》:“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,忍顾鹊桥归路。” |
| jīn shí jiāo qíng金石交情 | 见“金石之交”。 |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葛衣记·到既渝盟》:“丝萝契合原非强,为其把金石交情一旦忘。” |
| mò bù guān qíng漠不关情 | 漠:冷淡。对人对事态度冷淡,毫不关心。 | 清·林则徐《请定乡试……诸弊折》:“回思未第之先,与多士何异?乃于落卷漠不关情,设身处地,于心何忍?” |
| tài shàng wàng qíng太上忘情 | 太上:指圣人。圣人不为情感所动。 |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伤逝》:“圣人忘情,最下不及情,情之所钟,正在我辈。” |
| gāo qíng hòu ài高情厚爱 | 指深厚的情谊。 |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7回:“非是小弟深谋远虑,一则承单二哥高情厚爱,不忍轻抛此地,二则小女在单二哥处打扰,颇有内顾萦心。” |
| shuǐ huǒ wú qíng水火无情 | 指水灾和火灾凶猛可怕。 | 元 杨梓《豫让吞炭》第二折:“俺城中把金鼓鸣,正是外合里应,教智伯才知水火无情。” |
| bù qíng zhī qǐng不情之请 | 不合情理的请求(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)。 | 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二》:“不情之请,惟君图之。” |
| qíng yǒu dú zhōng情有独钟 | 钟:汇聚,专注。对某一事物特别喜欢。 | 季羡林《大觉寺》:“我为什么对大觉寺情有独钟呢?” |
| zòng qíng suì yù纵情遂欲 | 纵;放纵。放纵心情,顺遂欲念。指不能自我约束 | 汉·荀悦《汉纪·孝昭皇帝纪》:“亲用谗邪,放逐忠贤,纵情遂欲,不顾礼度。” |
| qíng yú gǔ ròu情逾骨肉 | 逾:超过;骨肉:比喻至亲。形容感情极其深厚。 | 明 汤显祖《寄李季宣》:“弟于兄交虽道义,情逾骨肉、废弃十余年,始得一通问,可谓有人心乎?” |
| qíng zhī suǒ zhōng情之所钟 | 钟:汇聚,专注。指痴情所向,十分专注。 | 《晋书·王衍传》:“圣人忘情,最下不及于情,然则情之所钟,正在我辈。” |
| qíng bù zì kān情不自堪 | 无法忍受自己的感情。 | 唐·李公佐《南柯太守传》:“生捧书悲咽,情不自堪。” |
| shēng wén guò qíng声闻过情 | 名声超过实际。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下》:“故声闻过情,君子耻之。” |
| zhī qíng bù jǔ知情不举 | 举:检举。了解情况而不揭发。 | 清 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一回:“我为巡城之职,理宜奏闻;若为朋友之情,匿而不奏,这知情不举的罪名,亦所不免。” |
| yì hé qíng tóu意合情投 | 犹情投意合。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2回:“自老孙当年与他相会,真个意合情投,交游甚厚。” |
| zhī qíng shí qù知情识趣 | 趣:情趣。懂得人情,善体贴,通达情趣。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难得这好人,又忠厚,又老实,又且知情识趣,隐恶扬善,千百中难遇此一人。” |
| qíng tóu yì hé情投意和 | 投:契合。形容双方感情融洽,心意完全一致。亦作“情孚意合”、“意同情合”、“情投意洽”、“情亲意合”、“意合情投”、“情投气合”。 | |
| qíng tiān niè hǎi情天孽海 | 孽:罪恶。天大的情欲,罪孽的深渊。旧指男女深深地陷入情海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二十回:“贵族之女,俱属从情天孽海而来。” |
| shēn qíng gù jiàn深情故剑 | 故剑:比喻结发之妻。结发夫妻情意浓厚。指不喜新厌旧。 | 《汉书·外戚传上》:“公卿议更立皇后,皆心仪霍将军女,亦未有言。上乃诏求微时故剑,大臣知指,白立许倢伃为皇后。” |
| qíng qī yì qiē情凄意切 | 谓心境十分悲伤。 | 明·康海《王兰卿》第二折:“他那里肉跳心惊,你这里情凄意切。” |
| shén qíng bù shǔ神情不属 | 犹言心不在焉。 | 茅盾《幻灭》:“虽然谈话换了方向,静还是神情不属地随口敷衍。” |
| mò mò hán qíng脉脉含情 | 脉脉:两眼凝神,要向别人诉说心曲的样子。饱含温情,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。形容用眼神或行动默然地表达情意。 | 明 刘基《尉迟杯 水仙花》:“空将泪滴珠玑,脉脉含情无语。” |
| kàng lì qíng shēn伉俪情深 | 伉俪:夫妻,配偶。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。 | 明·沈得符《万历野获编》:“盖圣德仁厚,加以中宫前后同忧患者积年,伉俪情更加笃挚。” |
| dǔ wù xīng qíng睹物兴情 | 见到眼前景物便激起某种感情。 | 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诠赋》:“原夫登高之旨,盖睹物兴情,情以物兴,故义必明雅。” |
| qíng shēn yǒu yú情深友于 | 友于:本指兄弟相爱,后亦为“兄弟的”代称。比喻情谊比兄弟之间还要深厚。 | 唐·张说《会诸友诗序》:“谷子者,昔与说联务蓬山,出入三载,事志相得,情深友于。” |
| wèi yáng zhī qíng渭阳之情 | 渭阳:渭水的北边。传说秦康公送其舅重耳返晋,直到渭水之北。指甥舅间的情谊。 | 《诗经 秦风 渭阳》:“我送舅氏,曰至渭阳。”《后汉书 马援传》:“其令许侯思愆田庐,有司勿复请,以慰朕渭阳之情。” |
| gǔ ròu zhī qíng骨肉之情 | 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关系。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。 | 清·刘熙载《艺概·文概》:“介甫每言及骨肉之情,酸恻呜咽。” |
| jìn xiāng qíng qiè近乡情怯 | 指远离家乡多年,不通音信,一旦返回,离家乡越近,心情越不平静,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。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。 | 唐·宋之问《汉江》:“岭外音书断,经冬复历春,近乡情更怯,不敢问来人。” |
| gāo qíng yuǎn yùn高情远韵 | 见“高情远致”。 | 明·宋濂《答张秀才认诗书》:“独陶元亮天分之高……直超建安而上之,高情远韵,殆犹大羹充铏,不假盐醯而至味自存者也。” |
| zhēn qíng shí gǎn真情实感 | 真挚的感情,实在的感受。 | 孙犁《秀露集·欧阳修的散文》:“散文如无具体约束,无真情实感,就会枝蔓无边。” |
| diào shén chàng qíng调神畅情 | 使精神顺适,情绪欢畅。 | 《北堂书钞》卷一四二引南朝·宋·徐爰《食箴》:“一日三饱,圣贤通执。奉君养亲,靡不加精。安虑润气,调神畅情。” |
| jiǎo qíng shì xíng矫情饰行 | 掩饰实情,故作姿态。同“矫情饰貌”。 | 《隋书 炀帝纪下》:“每矫情饰行,以钓虚名,阴有夺宗之计。” |
| gāo qíng yì xīng高情逸兴 | 清高超逸的情致。 | 《宣和画谱 胡擢》:“尝谓其弟曰:‘吾诗思若在三峡之间闻猿声时。’其高情逸兴如此。” |
| shēn qíng dǐ lǐ深情底理 | 事情的内里真情与根由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7回:“内中深情底理,奴才不知道,不敢妄回。” |
| shì cí jiǎo qíng饰词矫情 | 饰:修饰。修饰言辞掩盖真相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3回:“都是汝等谗佞之徒,误国之辈,妒贤嫉能,闭塞贤路,饰词矫情,坏尽朝廷大事!” |
| wàng yǐng chuāi qíng望影揣情 | 谓观察事物的表象即能测知其实质。 | |
| yí qíng lǐ xìng怡情理性 | 陶冶性情。 | 汉·徐幹《中论·治学》:“学也者,所以疏神达思,怡情理性,圣人之上务也。” |
| shì qíng rèn yù适情任欲 | 犹言任情纵欲。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皇后纪序》:“爰逮战国,风宪逾薄,适情任欲,颠倒衣裳,以至破国亡身,不可胜数。” |
| liǎng qíng liǎng yuàn两情两愿 | 指双方都愿意。 | |
| qíng tóng yáng zuǒ情同羊左 | 交情深厚,愿为对方去死。多指生死之交。 | 南朝·梁·刘峻《广绝交论》:“想惠庄之清尘,庶羊左之徽烈。” |
| niè hǎi qíng tiān孽海情天 | 孽:罪孽。罪孽的渊海,情欲的天国。指青年男女深溺于爱情造下的罪孽境界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转过牌坊,便是一座宫门,上面横书着四个大字‘孽海情天’。” |
| gān xīn qíng yuán甘心情原 | 谓完全愿意。 | |
| mín qíng tǔ sú民情土俗 | 一地的人情世故,风俗习惯。 | 清·恽敬《与福子申》:“顺德近接省会,民情土俗,仁弟必一一措置得宜。” |
| zhān qíng gù yì瞻情顾意 | 因有交情而互相照应或通融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六回:“我们阴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,不比你们阳间瞻情顾意,有许多关碍处。” |
| luò huā yǒu yì,liú shuǐ wú qíng落花有意,流水无情 | 比喻这一方面有情,那一方面无意(多指男女恋爱)。 |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卷五十 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》:“落花有意随流水,流水无情恋落花。” |
| qíng jiàn yú sè情见于色 | 真情从脸色中表现出来。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侠女》:“生甚怒之,情见于色。” |
| shēn qíng hòu yì深情厚谊 | 深厚的感情和友谊。 | 郭小川《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》诗:“这个岛呵,为什么如此高大不凡?只因为:亿万亲人的深情厚谊,在这里流连忘返。” |
| wáng fǎ wú qíng王法无情 | 王法:国家法律。国家的法律是不讲情面的。 | 元·郑廷玉《后庭花》第四折:“这两个都不待秋后取决,才见的官府内王法无情。” |
| yí qíng yuè xìng怡情悦性 | 心情分外愉快欢畅。怡;悦;愉快;高兴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7回:“如今上了年纪,且案牍劳烦,于这怡情悦性的文章更生疏了。” |
| héng qíng zhuó lǐ衡情酌理 | 估量情况,斟酌道理。 | 《宦海》第四回:“这两位师老爷援古证今,衡情酌理的把‘古巴’截去了一个巴字。” |
| guǎ qíng shǎo yì寡情少义 | 寡:少。形容人冷酷无情,刻薄自私 | 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臆论·神仙》:“岂寡情少义忍心害理者,方能为神仙耶?” |
| qún qíng dǐng fèi群情鼎沸 | 形容群众的情绪异常激动,平静不下来。 | 丁中江《北洋军阀史话》:“忽遘此变,群情鼎沸,副总统及各督军、省长,驰电督责。” |
| qíng shēn yī wǎng情深一往 | 谓对人或事物具有深厚的感情。 | 清·王晫《今世说·豪爽》:“茅名兆儒,一字雪鸿,浙江钱塘人,孤介自持,情深一往。” |
| zhù jié zhī qíng伫结之情 | 伫:贮积。积于内心的思念之情。形容思念之情极为深切。 |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晋穆帝永和七年》:“愿单出一相见,以写伫结之情。” |
| duō qíng duō yì多情多义 | 指重情谊。 | 《品花宝鉴》第三回:“聘才已知富三是个热心肠、多情多义的人。” |
| kǒng sī zhōu qíng孔思周情 | 见“孔情周思”。 | |
| shàng qíng xià dá上情下达 | 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。 | 《管子·明法》:“下情不上通,谓之塞。” |
| nán hū wéi qíng难乎为情 | 见“难以为情”。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绛妃》:“斯时也,伤春者有难乎为情之怨,寻胜者作无可奈何之歌。” |
| fǎn liǎn wú qíng反脸无情 | 形容翻脸不认人,不讲情谊。 | 吴玉章《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》:“但自日俄战争结束后,它就反脸无情,和清朝反动政府勾结起来。” |
| qún qíng jī áng群情激昂 | 大家的情绪都很激动和高昂 | 林语堂《买鸟》:“假使我有一天须现身在群情激昂的公众之前,想要消除一群恨我入骨欲得我而甘心的中国民众的怒气的时候,应该怎么办了。” |
| kuí lǐ duó qíng揆理度情 | 揆:揣测;理:事理;度:估计,猜度;情:常情。从情理上揣度。 | 明 刘若愚《酌中志 辽左弃地》:“揆理度情,大有未便。” |
| gù rén zhī qíng故人之情 | 故人:旧友。指老朋友的情意。 | 唐·李白《送友人》:“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” |
| qíng miàn nán què情面难却 | 由于面子、情分的关系,很难推却。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六回:“湍制台情面难却,第二天就把话传给了藩台,不到三天,牌已挂出去了。” |
| róu qíng mèi tài柔情媚态 | 指柔美的情态。同“柔情绰态”。 | 清 李心衡《金川锁记 陈生》:“[陈生]见一女子,年仅及笄,殆天人也……遂患心疾,辗转昏愦中,忽忆柔情媚态,则哑然笑;又忆浮萍断梗,何处追寻,则啜以泣。” |
| dòng zhī yǐ qíng动之以情 | 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。 | 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上册:“随便他如何导之以理,动之以情,一个只是不肯松口。” |
| qì qíng jìn yì讫情尽意 | 谓尽量满足自己的情感和心意,不加控制。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诸葛恪传》:“帝王之怒,不宜讫情尽意。” |
| hòu mào shēn qíng厚貌深情 | 外貌厚道,内心不可捉摸。 | 庄周《庄子 列御寇》:“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,人者厚貌深情。故有貌愿而益,有长若不肖。” |
| dàn shuǐ jiāo qíng淡水交情 | 友情像水一样清澈。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朋友。 | 《庄子 山木》:“且君子之交淡若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;君子淡以亲,小人甘以绝。 |
| qíng bù zì shèng情不自胜 | 胜:承受。无法忍受自己的感情。 | 南朝·宋·宋明帝《罪始王休仁诏》:“官寻悲痛,情不自胜。” |
| qíng tóu yì zuǐ情投意忺 | 同“情投意合”。 | 明·陈铎《锦庭乐·春怨》套曲:“忆王孙,乍交欢,情投意忺,永远效鹣鹣。” |
| dǔ jǐng shāng qíng睹景伤情 | 睹:看到。看到景物触发起伤感之情。 | 明·汤显祖《还魂记·惊梦》:“今日杜丽娘有些饶幸也。偶到后花园中,百花开遍,睹景伤情,没兴而归。” |
| qíng rén yǎn lǐ chū xī shī情人眼里出西施 | 比喻由于有感情,觉得对方无一处不美。 | 清·翟灏《能人编·妇女》:“情人眼里出西施,鄙语也。” |
| qíng lǐ nán róng情理难容 | 容:容忍,宽恕。指无论在人情与事理两方面都难以容忍。 | 元 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二折:“孩儿每万千死罪犯公徒,那厮每情理难容。” |
| rén qíng liàn dá人情练达 | 人情:人情世故;练达:熟悉通达。指通晓待人处世的经验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” |
| qī qíng liù yù七情六欲 | 泛指人的情欲;七情:喜、怒、哀、惧、爱、恶、欲;六欲:生、死、耳、目、口、鼻所生的欲望。 |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七回:“至求仙一事,无非远离红尘,断绝七情六欲,一意静修,自然可入仙道了。” |
| shǒu qiū zhī qíng首丘之情 | 首丘: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。传说狐狸将死时,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。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。 | 战国楚·屈原《九章·涉江》:“鸟飞反故乡兮,狐死必首丘。”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狐死正丘首,仁也。” |
| kǒng qíng zhōu sī孔情周思 | 指儒学的思想、情懆。孔,孔子;周,周公。 | |
| shēng qíng bìng mào声情并茂 | 并:都;茂:草木丰盛的样子,引伸为美好。指演唱的音色、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。 | 清 珠泉居士《续板桥杂记》:“余于王氏水阁听演《寻亲记 跌包》一出,声情并茂,不亚梨园能手。” |
| táo qíng shì xìng陶情适性 | 陶:喜,快乐;适:舒适,畅快。使心情愉快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二十回:“不过游戏笔墨,陶情性而已!” |
| fǎ bù xùn qíng法不徇情 | 法:法律;徇:偏私;情:人情,私情。法律不徇私情。指执法公正,不讲私人感情。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二回:“居家为父子,受事为君臣,法不徇情,尔直深戒。” |
| qíng bù kě què情不可却 | 情面上不能推却。 |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六十回:“闺臣、红蕖众姊妹也再再相留,紫菱情不可却,只得应允。” |
| qíng zhòng jiāng gōng情重姜肱 | 《后汉书·姜肱传》:“肱与二弟仲海、季江,俱以孝行着闻。其友爱天至,常共卧起。及各娶妻,兄弟相恋,不能别寝,以系嗣当立,乃递往就室。”后以“情重姜肱”喻兄弟友爱。 | 《后汉书·姜肱传》:“肱与二弟仲海、季江,俱以孝行着闻。其友爱天至,常共卧起。及各娶妻,兄弟相恋,不能别寝,以系嗣当立,乃递往就室。” |
| xiù cái rén qíng zhǐ bàn zhāng秀才人情纸半张 | 秀才:指儒生;人情:情面,情意。秀才多以诗文、书画赠人,所费只是半张纸而已。比喻菲薄的礼物。 |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量着穷秀才人情只是纸半张。” |
| rén qíng xiōng xiōng人情汹汹 | 见“人情恟恟”。 | 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九:“绍熙甲寅,孝宗升遐,光宗疾,不能丧,中外人情汹汹。” |
| zhǐ shì lèi qíng指事类情 | 谓阐述事理,譬喻情状。 | 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:“然善属书离辞,指事类情,用剽剥儒、墨,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。” |
| fēng tú rén qíng风土人情 | 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、礼节、习惯的总称。 | 清 钮琇《觚剩 七月天》:“若就服食居处而言,以及风土人情之变,真堪发人一嘘。” |
| zì qíng zòng yù恣情纵欲 | 谓无所顾忌地放纵情欲。 | 宋·陆九渊《与曾宅之书》:“惟其生于后世,学绝道丧,异端邪说充塞弥满,遂使有志之士罹此患害,乃与世间凡庸恣情纵欲之人均其陷溺,此岂非以学术杀天下哉?” |
| ér nǚ qíng cháng儿女情长 | 儿女:男女。比喻男女之间或家人之间的感情深厚;难舍难分。 | 南朝 梁 钟嵘《诗品 晋司张华》:“尤恨儿女情多,风云气少。” |
| kuí qíng duó lǐ揆情度理 | 揆、度:揣测、估计;情、理:人的常情和事理。依据情理来推测、估计。也作“揆情度事”。 | 宋 彭龟年《止堂集 祭陈克斋先生文》:“揆情度事,如鉴之明;泛酬曲应,如衡之平。” |
| xìng qíng zhōng rén性情中人 | 性情:性格。有性格和真情实感的人。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5回:“认定了姑娘是个性情中人,所以也把性情来感动他。” |
| qíng tóng shǒu zú情同手足 | 情:交谊;交情;手足:喻指兄弟。比喻感情很好;像亲兄弟一样。 | 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41回:“辛环曰:‘名虽各姓,情同手足。’” |
| qíng suí jìng biàn情随境变 | 情况变了,思想感情也随着变化。 | 明·袁宏道《叙小修诗》:“曾不知情随境变,字遂情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