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切此布的成语故事
拼音qiè qiè cǐ bù
基本解释旧时布告末尾的套语。
出处毛泽东《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》:“希望全体人民,一律安居乐业,切勿轻信谣言,自相惊扰。切切此布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切切此布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切切此布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一刀切 | 刘心武《钟鼓楼》第一章:“世界上的事,没有一刀切的时候,没有一切都合理都美满的时候。” |
| 一切万物 | 《无量寿经》卷上:“设我得佛,自地上以至于虚空,宫殿楼观池流华树,国土所有一切万物,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,严饰奇妙,超诸人天。” |
| 一切众生 | 《大智度论》第27卷:“如佛所说,无足二足四足多足,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,一切众生中佛最第一。” |
| 一寒如此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》:“‘范叔一寒如此哉!’乃取一绨袍以赐之。” |
| 一至于此 | 南朝·梁·简文帝《与湘东王书》:“笔札无情,任其摇礕。甚矣哉!文之横流,一至于此!” |
| 不分彼此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8回:“我想叫他们今后不分彼此,都是一样。” |
| 不切实际 | 丁寅生《孔子演义》第98回:“若是徒有虚名,不切实际,那就成事不足,败事有余了!” |
| 不惜一切 | 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:“张彪就像扑灭荒火一样,不惜一切地正在大搞抄家、分斗运动。” |
| 不此之图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2回:“不此之图,而伐荆州,荆州丰乐之地,国和民顺,未可动摇。” |
| 不虚此行 |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十回:“原来你这回到上海,干了这幺一回事,也不虚此一行。 |
| 不顾一切 | 叶圣陶《孤独》:“既然见到一点儿光,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。” |
| 乐此不倦 | 《后汉书 光武帝纪》:“我自乐此,不为疲也。” |
| 乐此不疲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》:“我自乐此,不为疲也。” |
| 云布雨施 | 汉·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缘陵流泽,云布雨施。”北周·庾信《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》:“上则云布雨施,下则山藏海纳。” |
| 云布雨润 | 《宋书·夷蛮传·诃罗驼国》:“敷演正法,云布雨润。” |
| 亦复如此 |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尤悔》:“刘琨善能招延,而拙于抚御,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,其逃散而去,亦复如此。所以卒无所建。” |
| 亲亲切切 |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0回:“炀帝拉李夫人同坐了玉辇,亲亲切切,又说了许多体己话。” |
| 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只是她也是个女孩儿。俗语说的:‘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。’” |
| 仅此而已 |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11章:“不过,一切也都仅此而已了。” |
| 令人切齿 | 《三国志 魏志 王肃传》:“着《史记》非贬孝武,令人切齿。” |
| 以此类推 | 宋·周煇《清波杂志》卷六:“宣和间,宗室围炉次,索炭,既至,诃斥左右云:‘炭色红,今黑,非是。’盖尝供熟火也。以此类推之,岂识世事艰难!” |
| 以资切磋 | 《诗经·淇奥》:“有匪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” |
| 任人摆布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9回:“糖葫芦装作不知,任他摆布。” |
| 但愿如此 | 晋·陶潜《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》:“但愿长如此,躬耕非所叹。” |
| 低低切切 | 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:“吾与(汝)并肩携手,低低切切,何事不语?何情不诉。” |
| 何至于此 | 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:“请斩之以谢众,方可安辑。玄感曰:‘何至于此?’” |
| 依此类推 | 宋·周煇《清波杂志》第六卷:“盖尝供熟火也,以此类推之,岂识世事艰难!” |
| 倚此为命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