衔胆栖冰的成语故事
拼音xián dǎn qī bīng
基本解释衔:嘴含;胆:苦胆;栖:栖息。嘴里含着苦胆,居住在冰上。形容刻苦自励。
出处《晋书 刘元海载记》:“但以大耻未雪,社稷无主,衔胆栖冰,勉从群议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衔胆栖冰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衔胆栖冰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一枝一栖 | |
| 一枝之栖 | 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鹪鹩巢于深林,不过一枝。” |
| 一栖两雄 | 《韩非子·扬权》:“毋弛而弓,一栖两雄。一栖两雄,其斗(喭页)(喭页)。” |
| 一片冰心 | 唐 王昌龄《芙蓉楼送辛渐》诗:“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” |
| 一身是胆 | 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》:“以云为翊军将军”裴松之注引《赵云别传》:“先主明旦自来,至云营围视昨战处,曰:‘子龙一身都是胆也!’” |
| 一身都是胆 | 《三国志·蜀志·赵云传》裴松之注引《云别传》:“子龙一身都是胆也。” |
| 丢魂丧胆 | 张希平《雁翎队》:“伪军见我们登上船,吓得丢魂丧胆。” |
| 丧胆亡魂 | 元 秦简夫《赵礼让肥》第二折:“但凡拿住的人呵,见了俺丧胆亡魂,今朝拿住这斯,面不改色。” |
| 丧胆消魂 |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41回:“今日路当险处,遇此劲敌,那残兵又都是个伤弓之鸟,谁人不丧胆消魂!” |
| 丧胆游魂 | 老舍《骆驼祥子》:“祥子在街上丧胆游魂的走,遇见了小马儿的祖父。” |
| 丧胆销魂 | 元·无名氏《冯玉兰》第四折:“暗自凝睛,不由我不丧胆销魂忽地惊。” |
| 临危履冰 |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90卷:“故圣人当言而惧,发言而忧,常如临危履冰,以大居小,以富居贫。” |
| 临深履冰 |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诚能事过乎俭,临深履冰,居安不忘乘奔之戒,处存不废虑亡之惧。” |
| 义胆忠肝 | 《水浒传》第七二回:“义胆包天,忠肝盖地,四海无人识。” |
| 亡魂丧胆 | 明 无名氏《破天阵》:“杀匈奴亡魂丧胆,保家邦万载咸宁。” |
| 以冰致蝇 | 《吕氏春秋·功名》:“以狸致鼠,以冰致蝇,虽工不能。” |
| 以狸致鼠,以冰致绳 | 《吕氏春秋 功名》:“以狸致鼠、以冰致绳,虽工不能。” |
| 伐冰之家 | 《礼记·大学》:“伐冰之家,不畜牛羊。”郑玄注:“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。” |
| 侠肝义胆 | 《蒲柳人家 后记》:“一家听着,先是生气,担惊,继而又被赵录明的侠肝义胆和一片热心所感动了。” |
| 倾心吐胆 | 元 李行道《灰阑记》第二折:“我每买不转的,都是倾心吐胆说真实话。” |
| 倾心露胆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2回:“次日又排筵宴,各各倾心露胆,讲说平生之怀。” |
| 倾肝沥胆 | 宋·梅尧臣《闻密赐》:“倾肝沥胆谢不敏,岂可便恃张良才。” |
| 六出冰花 | 《宋书·符瑞志下》:“草木花多五出,花雪独六出。” |
| 冬寒抱冰,夏热握火 | 《吴越春秋·勾践归国外传》:“越王念复吴,仇非上旦也。苦身劳心,夜以继日。……冬常抱冰,夏还握火。” |
| 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 | 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92回:“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” |
| 冰厚三尺,非一日之寒 | 东汉·王充《论衡·壮留》:“故夫河冰结合,非一日之寒;积土成山,非斯须之作。” |
| 冰壶玉尺 | 《元史·黄溍传》:“君子称其清风高节,如冰壶玉尺,纤尘弗污。” |
| 冰壶玉衡 | 唐·杜甫《寄裴施州诗》:“金钟大镛在东序,冰壶玉衡悬清秋。” |